首页 > 新闻 > 专题

公安牵手民兵 共绘基层治理

时间:2021-12-01 来源:

  2021年2月,信阳市公安局紧扣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进一步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机制,在先期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与信阳军分区开展共建互助,把普通民兵连纳入基层防控体系,将民兵吸纳为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创新开展“一村(格)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为“一村(格)一警”工作机制注入新动能,为建设“平安信阳”、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进行了有益探索。

  “军警”携手

  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力量不足瓶颈

  信阳是大别山区、农业大市,有2800多个行政村,农村人口占77%,全市警力比仅为5.6%。“一村(格)一警”工作机制推行以来,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问题,大幅提升了信阳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新特点新变化,如何持续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让基层基础工作更强更实,成为摆在信阳市公安局党委面前的新课题之一。

  怎么办?作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局党委结合这一优势,拓宽思路,把普通民兵连纳入“一村(格)一警”体系,在全市建立“一村(格)一警一连八队”机制,着力破解困扰基层治理力量不足瓶颈。

  “部署开展‘一村(格)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既是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的探索实践,也是护航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时代深化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有效载体。”信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侯钦东说。

  市政府成立由信阳军分区、信阳市公安局统一领导的“一村(格)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实施,负责“一村(格)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的统筹协调和组织指导工作。各级党委政府、人武部积极参与“一村(格)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全市构建协同完备的“派出所—社区民警—八队队长—普通民兵”四级社区警务联动架构,确保活动落细落实。各县(区)拿出专项经费保障共建互助活动落实,省财政向信阳各县(区)下达“一村一警”补助经费1981万元,市、县(区)配套6000余万元全部用于保障农村警务室(站)和村民兵连建设,开创了“公安+民兵”融合共治新格局,解决了制约基层治理力量不足瓶颈,实现了基础更实、防控更准、群众更加满意目标。

  健全机制

  为“一村(格)一警”工作注入新动能

  “现在俺们有点啥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咱们警察和民兵!俺们老百姓跟他们说得上话、交得了心!”信阳市潢川县付店镇晏庄村村民李大爷乐呵呵地说。

  信阳市公安局、信阳军分区密切配合、高效联合,明确提出了落实“四项机制、五联措施、六有标准、八队建设”工作要求,制订出台实施方案、指导意见等规范文件,编写了“一村(格)一警一连”连歌,为“一连八队”撰写了队铭,同时,建立健全任务定位、岗位职责、教育培训、考核奖励“四张清单”,统筹推进共建互助活动走深走实。

  一年间,按照“硬件不到,工作先行;室站未建,民兵先动”的原则,全市共建设完成“一村(格)一警一连”工作站1083个,配强社区民警685人、社区辅警2884人,整组民兵18.3万人。

  信阳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挖掘选拔一批热衷于参加平安公益事业的民兵代表,在各行政村组建“一连八队”,即治安联防巡逻队、舆情信息网评队、突发事件应急队、矛盾纠纷调解队、法律政策宣传队、维护交通劝导队、环境保护监管队、留守儿童帮扶队。“一连八队”作为社区警务的辅助力量,在社区民警、辅警的指导下,配合做好辖区内治安防控工作。

  在新的机制下,“一村一警一连”任务被具化为“十大员”,即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讲解员”、村情民意“调研员”、国防教育“宣传员”、乡村振兴“战斗员”、绿色生态“守护员”、群众办事“服务员”、文明乡风“推广员”。让民兵成为社区民警、辅警的左膀右臂,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辅助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活力。

  丰富载体

  “一村一警一连”共建互助走深走实

  “军地联合开展‘一村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把民兵建设和地方平安建设捆在一起抓、扭在一起建,‘平安信阳’建设、巩固基层阵地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信阳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洪坤星说。

  机制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一村(格)一警一连”这条道路上,信阳公安集全警之智,汇全警之力,上下同欲,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工作载体,不断提升“一村(格)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质效。

  要想队伍稳定,保障必须到位。信阳市县公安机关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由政府下发意见,明确将辅警工资纳入财政保障体系,为辅警队伍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在“一连八队”人员保障上,鼓励各地探索创新,确保实干实效。潢川县将14类财政保障的公益岗位人员全部编入民兵连,“一连八队”队员从这14类人员中产生。上天梯管理区把下岗职工和复退军人纳入“一连八队”,提升了民兵连整体素质。淮滨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每建成一个工作站,给予4.5万元财政奖励,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要想机制起作用,人的能力是关键。信阳公安机关围绕实战需求,针对“一连八队”成员不同文化层次和年龄结构,定期开展组织纪律、规章制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培训辅导,提高了“一连八队”工作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召开培训会、座谈会、培训讲座1200余场次,切实解决了“一连八队”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水平。建立“一村一警一连”联席会议、检查督导、考评奖惩、经费保障等工作制度,严格考评奖惩,压实责任。

  导向激发战斗力。各地把“一村(格)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开展情况作为社区民警、辅警、民兵提拔晋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及时发现、选树优秀“一连八队”先进典型、标兵能手,对表现突出、作出特别贡献的“一连八队”成员,由军分区和市公安局授予“百佳民兵”“优秀社区民警、辅警”等称号,以此树立好榜样,增强典型示范效应。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30余名社区民警、80余名辅警、120余名民兵受到上级表彰奖励,以正确的导向激发了“一村(格)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持续走深走实。

  据统计,“一村(格)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开展以来,全市社区民警、辅警联合民兵共开展走访活动9.5万余次,开展主题宣传活动60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手册18.8万余份。全市共成立专兼职巡逻队7079个,布建治安信息员、治安耳目10万余人,开展日常巡逻防控1.3万余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1.3万起,成功化解21.2万起,化解率达99.7%。收集各类意见建议485条,帮扶救助群众1700余次,劝阻电信诈骗受害人192次,挽回经济损失365.2万余元。摸排案件线索信息1500余条,协助查破案件169起,直接抓获嫌疑人22人。2021年8月,光山县文殊乡发生一起命案,民警、辅警与民兵共同展开搜捕,仅19个小时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凝聚着全体社区民警、辅警、民兵的努力和汗水!也证明了‘一村一警一连八队’机制的强大生命力!”作为信阳市公安局主管治安工作的局领导,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李希瑞对“一村(格)一警一连”机制满怀信心。

责任编辑:孙海娟 刘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