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力没有增加,如何实现警务效能无增长改善?2020年5月份以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围绕新时代新形势社会治安规律特点,坚持一手抓常态工作不放松,一手抓警务创新不停步,积极探索试行“一中枢四中心垂直一体化”新警务模式,全力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全警合成作战体系建设,使警务运行模式发生了深层次变化。通过各项赋能,实现警务资源、手段融合提升,形成专业力量主侦、情报信息导侦、科技手段辅侦新局面,不断提升打防犯罪核心战斗力。
机制赋能
增强打击合力
“一中枢四中心垂直一体化”全警合成作战体系,一中枢即全警合成作战中枢,四中心即综合案侦中心、执法监督中心、智慧交管中心、科技赋能中心,垂直一体化即自上而下贯通的全警合成作战中枢、分局综合指挥室、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室、村(格)民警辅警警务手机端,以及“打防违法犯罪办公室”。全警合成作战中枢牵总,横向连接四中心,融合所有警务资源,最终形成情报产品以指令形式向下流转。“打防办”发挥综合统筹作用,盯控主要业务、重点数据、关键指标,统筹分担警种部门指挥员的角色,变指挥员为战斗员,促进专业职能归位,提升打防质效。
在全警合成作战体系“一中枢四中心垂直一体化”的总体架构下,济源示范区公安局按照“合署办公、按需入驻、融合运行、闭环打击”的工作思路,通过刑侦牵头,反诈、情报、视频、经侦、网技、打防办等六个部门合署办公,其他打击职能相关警种共同参与,按需入驻,融合全警资源,实战化、实体化建设运行集资源整合、研判打击、部门联动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案侦中心,并在综合案侦中心打造“公安内部110”,实行最小作战单元循环带班制,开辟24小时支撑响应警种部门通道,接收全局各单位侦查工作需求。
在实体化运行中,济源以最高权限、最强研判、最新机制、最佳协作“四最”的运行态势,破除信息和区域壁垒,全力推动完善综合案侦中心打防犯罪新机制建设。开放最高权限,综合案侦中心搭建合署办公平台,整合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将查询、调取权限向民警开放。进行最强研判,由综合案侦中心牵头成立研判专业队,各分局、各专项打击牵头警种抽调精干警力,通过“日研判、周分析、月通报”,强化精品案件技战法总结,对全市系列性、团伙性、跨区域等大要案件统筹开展合成研判,深度经营。运行最新机制,合成作战体系“情报--指令--处置--反馈”链条的各执行环节有效运行,基层执行动作和问题能第一时间得到中枢响应。开展最佳协作,综合案侦中心通过视频会商系统与分局、情指中心进行每日数据研判,研判成果直接推送分局。
精准赋能 提升打击效能
9月13日晚,济源市区连续发生多起通过砸高档汽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案件,涉案金额达10万余元。综合案侦中心通过精准分析研判,次日晚上,就联合虎岭分局等单位在24小时,先后在济源、驻马店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将绝大部分涉案财物追回。
综合案侦中心运行以来,通过合成作战、快速研判,“快、准、狠”地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扫黑除恶、电信诈骗、网络犯罪等,在系列案件和大案攻坚等过程中发挥出色,成为济源公安打击战斗力倍增的实战基地。据统计,该中心成立以来,协助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471人,破案800余起。
在实战过程中,综合案侦中心充分发挥攻坚突破行动队、精准打击向导队、赋能基层支援队“三队一体”职能,紧盯现行案件,以精品案件和大要案攻坚为牵引,通过合成作战,多维分析,全链研判,深度打击,实现打击刑事犯罪核心战斗力倍增。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扒窃、盗窃电动自行车电瓶、砸车玻璃盗窃、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类案件,济源公安积极开展多发性侵财案件的研判串并,创新“数据研判、线索流转、深挖扩线、智能推送、精准打击”工作模式,不断加强平台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智能应用,牵头组织“雷霆”行动和“天网”行动,对传统盗抢骗案件“三同步、四跟进”机制,实现“每案必盯、类案必串、串案必破”,对每一起案件都一追到底。
“以前侦查破案点多面广,感觉双拳难敌四手。现在线索摸排上来后,从案情分析到抓捕行动,有综合案侦中心跨区域、跨警种为基层提供科技支持,网上网下进行精准研判,案件办的越来越精准,越来越轻松!”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虎岭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王政新说。
今年1月至8月,综合案侦中心充分发挥“三队一体”职能,通过警综平台和视频侦查、指纹、DNA、足迹、作案工具、电子证据、刑侦情报等技术手段对现行传统盗抢骗案件进行串并研判,直接研判精准到人抓获186案384人。其中,综合案侦中心与各分局、部门联合抓获犯罪嫌疑人员112人,先后破获了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盗抢骗案件。
管理赋能 增强打击质量
“以前各警种、各单位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各自为战,执法要素、执法流程、执法环节存在分散式、粗放式管理,导致一些案件在进入司法程序后,没能继续走下去。”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酒彩红表示。
示范区公安局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契机,瞄准全国先进水平,建成集执法办案、涉案财物管理、案件管理为一体的4800平方米的智能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以全警合成作战中枢牵总,执法监督中心横向打通与中枢和其他三个中心的联系,通过严把“四关”,提升执法管理效能。把好执法监督“源头关”,从接处警、受立案、案件办理、直至移送起诉,各节点可视化监督管理、多层级精准管控,变事中、事后执法监督为全流程全时空法律支撑服务。把好执法程序“审核关”,坚持办案与审核分离,法制部门为案件审核专门机构,所有案件经法制部门统一把关审核。把好执法规范“质效关”,成立执法管理委员会,定期通报执法情况,研究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召开公检法联席会,邀请行政执法监督员走进警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把好执法主体“素质关”,强化执法培训,先后轮训民警3600余人(次),持续提高全警法治素养。目前,全局执法执勤民警全部通过执法资格考试,公安队伍执法素质显著提高。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天坛派出所民警王沙沙表示,“三榜一单和过错登记制度,让我们基层民警日常工作都有迹可循了。各项机制和制度不仅保证了大家日常执法和工作都能透明,也进一步鼓励我们民警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去比、学、赶、超,让我们干劲儿更足了。”
通过执法管理中心和“三榜一单”等制度的运行,全局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规范执法工作流程,打击犯罪整体效能得到全面提高,与近两年同期均值相比,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移送起诉、公诉、行政处罚分别上升了47.1%、45.5%、43.65%、51.3%,公安机关执法满意度位居全省先进行列,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责任编辑:吴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