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其他信息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230882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0-12-24 来源:

张贵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与整治力度”的提案收悉。经与省委网信办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各类新型犯罪不断上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扰乱正常生活秩序,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犯罪问题。面对严峻形势,副省长、公安厅长舒庆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做出批示指示,并在全省公安局处长会议上作了重点部署。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在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同时,不断加大防控力度,强化推动行业治理,取得了良好打防成效,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综合绩效位居全国第二名。围绕您的提案,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案件侦破,依法严厉打击。全省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新组建电信诈骗犯罪侦查总队的专业警种优势,统筹境内境外两个战场,坚持把打击作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突出犯罪的必要手段,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2019年,全省共发起10次“雷霆”反诈集群战役,从中破获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19万起,刑拘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8240名。省公安厅组织各地先后8次赴老挝、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家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跨境打击行动,抓获并带回628名电诈犯罪嫌疑人,因境外打击成效突出,公安部专门指定我省代表中国警方负责打击设在老挝的电信诈骗犯罪窝点。在境内境外两个战场双向发力下,全省破案打击整体效能得到有力地提升。2019年,全省破案数同比上升189.2%、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232.76%,破案抓人工作均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以来,特别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各地公安机关严格落实舒庆副省长关于打防涉疫情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抗疫情与反电诈两手抓、两不误,严打严防涉疫情电诈犯罪活动。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共侦破涉疫情电信诈骗案件9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0余名,及时侦破了一批大要案,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积极贡献。期间,郑州市公安机关成功侦破涉案166万元假售口罩网络诈骗案,洛阳市公安机关仅用4天成功侦破涉案152万元抗疫防护物资采购被骗案,濮阳市公安机关一举破获涉案价值150余万元的系列电信诈骗案。

二、推进反诈宣传,提升防范实效。全省公安机关和有关成员单位全面加大了防骗宣传力度,着力提升防范实效,提高广大群众的识骗和防骗意识。1月14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做好我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2月11日,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打击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视频会议,就做好进社区、进农村、进网络“三进”反诈宣传进一步作了具体部署。一是开展社会宣传。将防疫和防骗同步推进部署,利用疫情防控契机及时发放防骗宣传单、宣传册等,依托“一村一警”发动社区民警入村入户宣传识骗防骗知识;创新反诈宣传方式,利用警用无人机、农村的高音大喇叭在农村地区播放通俗易懂的反诈宣传内容,持续开展防诈骗宣传,将防骗宣传走进农村群众生活中。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举办了“110暨反诈骗宣传月”活动,广泛发放防骗宣传资料,向群众宣讲防骗常识。二是开展媒体宣传。“河南省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为重要阵地,建立了河南省反诈宣传矩阵模式,及时推送诈骗最新手法、更新防骗知识。省反诈中心联合河南戏曲界相继创作录制了《抗议防骗必打赢》豫剧宣传短片和《防诈骗》河南坠子宣传短片,联合网络歌手“毛子哥”创作防诈网络歌曲《拉黑进行曲》,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广为传播。同时针对侦破的大案要案通过电视媒体适时进行宣传报道,揭露犯罪伎俩,提高群众知晓率。三是开展行业阵地宣传。积极协调基础运营商向手机用户发送防骗宣传短信,并根据发案类型的变化,及时进行短信预警,做到精准宣传、定向宣传。充分发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和业务柜台的阵地作用,通过在营业网点张贴标语、摆放宣传手册、播放视频短片等形式开展反诈宣传,提升客户识骗防骗反骗能力,引导员工主动劝阻,制止群众被骗。各市、县也都依托运营商向本地用户发送防骗预警短信四是开展重点宣传。省反诈中心加强调查研究,定期对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开展调研分析,及时掌握发案形势变化和新型犯罪手段,针对不同诈骗类型、不同受骗群体、不同发案区域,坚持分类别、分群体、分区域宣传,提升宣传针对性。通过一系列的宣传防范措施,广大群众的防骗意识普遍提高,2019年全省各类电信诈骗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4.17%,降幅位居全国第二;今年第一季度发案同比下降7.91%,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明显遏制,取得了群众受骗少、诈骗分子难以行骗的初步效果。

三、借力科技防控,开展预警拦截。我们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基础运营商、银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借力科技防控,阻断诈骗信息传播,开展预警拦截,防止群众上当受骗。一是开展科技拦截。我们以省反诈中心为依托,充分联合通讯运营商、通管局、互联网公司等部门,建立了“电信网省际出入口诈骗电话防范系统”。该系统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初步实现了将诈骗电话拦截在河南省之外的效果;升级完善的二期工程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完成以后将会极大地提升拦截能力和水平。同时,公安机关对工作中发现的诈骗网站、链接、APP等及时联合有关部门进行域名、网址拦截,确保将诈骗信息封堵在我省之外。二是开展预警劝阻。我们充分运用好公安机关内部的部、省反诈骗平台以及移动公司“诈骗电话监测预警系统”和联通公司“鹰眼防欺诈防范系统”的功能,及时发现和识别可能受骗的人群,并对疑似受骗人进行提前预警,提醒其不要上当受骗。全省公安机关建立了96110反诈预警专线,进一步提升预警劝阻工作专业化程度。对正在被骗的群众,通过发送预警短信、拨打电话、联系亲友、登门面谈等多种方式进行及时的劝阻,防止其转款被骗。2019年全省共推送预警信息14.32万条,成功劝阻12.48万条,挽回群众潜在经济损失1.1亿元,有效避免大量案件的发生,预警劝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开展止付冻结。全省公安机关通过省市两级反诈中心,积极协调银行机构人员入驻,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实现对涉案银行账户和涉案资金的快速查询、紧急止付、冻结。目前省市两级反诈中心采取7X24小时值班制,一旦接到受害人被诈骗警情,通过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可以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为受骗群众及时挽回经济损失。2019年,全省共止付冻结涉案资金58.89亿元,同比上升125.25%。通过一系列防范措施,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四、推动行业整治,加强源头管理。针对部分行业存在的监管漏洞较多的问题,切实加大了治理力度。一是开展“扫黑产断链条”雷霆反诈行动。省公安厅组织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扫黑产断链条”反诈雷霆行动,由舒庆副省长亲自任组长指挥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打击整治工作,集全省之力、全警之力,重点打击涉诈对公账户、办贩“两卡”、GOIP和多卡宝设备窝点、侵犯公民信息、黑广播伪基站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充分发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对问题突出的行业和部门进行约谈整治,内外协作、深度研判、多措并举,力争坚决铲除滋生犯罪土壤,全面治理行业乱象。二是加强成员单位协作配合。省公安厅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行业监管中的部门优势,先后与有关成员单位就如何加强行业漏洞治理、提高行业监管进行深入研究,对加强行业监管达成共识,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全省公安机关在办理疑难案件时,主动征求检法机关对案件侦办及证据收集方面的意见,主动邀请检法机关提前介入,推动公检法联合办案;主动与市场监管等部门搞好对接,对不够刑事处罚的,及时交由相关部门依照行政法规予以处罚。三是严格落实金融监管法规。省公安厅与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联合,先后下发了《关于建立河南省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动机制的通知》《关于做好河南省对买卖银行卡和账户的个人实施惩戒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河南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通知》,对公安机关认定的出售、出借、出租、购买银行账户(含银行卡)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联合惩戒,进一步加大对买卖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冒名开户行为的打击惩治力度。四是加快推进基础运营商诚信制度建设。省公安厅与省通信管理局制定了《河南省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不良信用电话用户管理意见》,建立了涉嫌违规办卡、卖卡贩卡或有诈骗前科人员的“黑名单”库,对凡是公安机关认定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案人员,涉案电话、骚扰电话登记人员等扰乱正常通讯秩序的单位或个人实施联合惩戒,通信部门将在一到两年内停止其办理手机、宽带、固定电话等新入网业务,进一步加强了源头管理。

我们衷心感谢您关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我们也非常需要您以及各位委员支持我们的工作。下步,全省公安机关将继续坚持打击、防范、整治一齐抓,持续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持续推动反诈骗宣传防范,扎扎实实做好我省反诈骗工作,为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以及我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0年5月20日

 

联系单位:刑侦总队  

联系人及电话:贾金鑫   0371-65882915

邮政编码:450000


责任编辑:张文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