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

河南“一村(格)一警”建设经验全国推广

时间:2020-01-06 来源:河南省公安厅网站

新闻综述
   2019年3月21日,部分地方公安机关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公安派出所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河南省“一村(格)一警”基层警务新模式向全国同行展露新颜,与会代表对这一模式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焕发出的无限生机表示肯定和赞许。
   河南“一村(格)一警”高位谋划、高位推动,省委把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列入2019年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省政府连续四年把“一村(格)一警”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省公安厅党委始终将社区农村警务建设置于战略高度来抓。注重实效、不务虚功,持续推动以“转作风、强基础、化矛盾、保民安”为主题的社区农村警务建设,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了全省社区、农村警力全覆盖。发扬传统、勇于创新,坚持把发扬“枫桥经验”优良传统和科技信息化应用紧密结合,建设应用社区警务智能工作平台,从“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打造了“脚板+科技”的基础工作模式。
   河南“一村(格)一警”已经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系统创新发展形成的四大品牌之一。
   新闻深读
   “‘一村(格)一警’+”   加出基层社会治理高水平
   习习春风暖,又沐河之南。五年前的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兰考坝头乡张庄警务室,殷殷嘱托广大公安民警:恪尽职守、热情服务,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护农民群众利益多做贡献。
   五年后的3月,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做好推行“枫桥经验”等工作,夯实乡村治理根基。
   五年来,河南公安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方向阔步前行,“一村(格)一警”基层警务新模式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焕发出无限生机。2018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在河南调研时指出:一村一警是新时期“枫桥经验”的河南范本。2019年3月份,公安部召开郑州现场会,全面推广河南“一村(格)一警”工作经验。
   关键词:接续发力
   一张蓝图绘到底 新时代“枫桥经验”花开中原
   2014年,省公安厅党委坚持“群众第一、基层第一、民警第一”理念,以“转作风、强基础、化矛盾、保民安”为重点,推行社区民警驻村、机关民警包村,搭建了“一村(格)一警”工作的基本框架。
   2017年,省公安厅新一届党委将“一村(格)一警”纳入高质量公安建设总体布局,运用“脚板+科技”理念,持续推动“一村(格)一警”工作提质增效。
   2018年12月21日,省公安厅在新密市召开全省公安机关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现场会,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
   2019年7月17日,在全省公安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王国生指出:“一村(格)一警”工作成为我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大亮点,要加大对“一村(格)一警”和农村智能警务室建设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一村(格)一警”。舒庆副省长要求把“一村(格)一警”置于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安工作大局中去统筹谋划,以“两任”“两调”为抓手,推动“一村(格)一警”有机融入到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一村(格)一警”已写入《关于加强新时代河南公安工作的实施意见》。
   从开篇破题,到纵深推进,到完善提升,再到创新发展,5年多来,省公安厅党委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强化“脚板+科技”工作理念,着力建立了党建引领、网格管控、科技支撑、共建共享的公安机关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经验和做法。
   村村见警,格格有警。如今,在河南,1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一幅恢弘生动的改革画卷正在徐徐展开——9834名社区民警、4.5万名辅警扎根基层一线勤恳服务田间地头、街院小巷;7617个标准化警务室、3.9万个警务工作站守护着一村一镇、千家万户的平安。
   关键词:创新发展
   “一村(格)一警+ ” 加使命加担当加稳定
   踏着春天的脚步出发,河南公安创新奋进的脚步从未停歇。“3+3”模式,为社区警务松绑减负提质增效 ;“一村(格)一警+”理念,推动全省公安机关“一村(格)一警”持续升级……从“汗水警务”到“智慧警务”,新亮点、新作为照亮了一亿中原父老的平安和谐路。
   “3+3”模式,为社区警务松绑减负提质增效。在社区警务“脚板+科技”基础上,实施“3+3”模式,即以“脚板+科技、机关+基层、公安+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警务工作模式,不仅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难题,还为社区民警松绑减压减负,有效解决了社区民警、辅警如何“沉下去、留得住、干得好”,逐步破除了制约警务实战化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束缚,助推了公安整体工作提质增效。推行该模式以来,商丘市公安局第一季度打击犯罪工作位居全省第一,扫黑除恶综合成绩位居全省第一,整体公安工作绩效考评成绩全省第一。
   “一村(格)一警”+党建,疏通社会治理末梢神经。2019年2月,省委组织部、省公安厅、省民政厅联合发文,全面推行驻村(社区)民警(辅警)在村(社区)党组织或村(居)委会兼职制度,充分发挥兼职后的驻村(社区)民警(辅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实现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与“一村(格)一警”工作有机融合,形成加强社会治理、推进平安建设的工作合力和长效机制。目前,全省共有8452名社区民警、34756名社区辅警进村(居)“两委”班子,兼任覆盖率均达到100%。鹿邑县100名优秀党员民警进驻先期筛选的100个重点村(治安乱点村、组织软弱涣散村、贫困村)兼任行政村党支部副书记后,100个重点村的违法犯罪发案数同比下降86%,刑事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39%,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0%以上。
   “一村(格)一警”+平安守护, 谋求乡村振兴最大公约数。漯河市公安局以“一村(格)一警”为依托,绘制“一村(格) 一警” 同心圆,将“一村(格)一警”工作融入扫黑除恶“打管建”工作思路,全面加强扫黑除恶舆论宣传,助力专项斗争向纵深开展。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河南公安用五年的探索和实践,给出了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答案。
   数字T台
   
   ■全省已建成标准化警务室7617个,警务工作站39150个。
   
   ■配备社区民警9834名,招录辅警45197名,全省51874个村(社区)实现了警务全覆盖。
   
   ■全省共有8452名社区民警、34756名社区辅警进村(居)“两委”班子,兼任覆盖率均达到100%。
   
   ■全省共建立5.3万个治保会组织,配备治保会人员13.5万名,建立专兼职巡逻队4.2万个。
   
   ■2019年以来,全省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5.6万起,化解45.2万起,化解率达99%以上。
     
   ■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共为民警配备警务通9267部、为辅警配备辅警通4.1万部,累计培训5.2万人次,通过智能平台开展单位安全和消防检查8.8万次。

责任编辑:孙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