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工作动态

洛阳:护航高质量发展 加强高效能治理

时间:2025-08-12 来源:

  夏夜的伊水河畔,夜游龙门的游人徜徉在佛光和夜色中,卢舍那大佛的微笑下警灯在闪烁;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设备高速运转,流水线马力全开,民警正在仔细排查安全隐患;老城的街巷阡陌,民警正在走街串巷入户走访,青石板路上布满了他们的足迹……

  洛阳市公安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精神,坚持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基层基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护航文旅市场繁荣发展,扎扎实实加强高效能社会治理,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洛阳公安力量。

  高质量助企 公安服务融入企业发展肌理

  “企业内部安全工作做得怎么样?”“企业发展有哪些瓶颈和困难?”“公安机关有没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6月5日,洛阳市重点企业单位安保工作座谈会召开。洛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楚国剑与相关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询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征求企业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建议,现场协调有关单位认真梳理企业诉求,用心用情解决实际困难。他指出,要在提升企业内部安保水平的基础上,加强警企沟通协作,构建亲清警企关系,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近年来,洛阳市公安局深入推进“万警助万企”活动,创新管理措施、精准服务企业,打出护企安商组合拳。建立健全“洛阳警民通”平台,上线洛阳公安“民意直通车”微信小程序,进一步畅通警企联系渠道;严打严防涉企业、经济、知识产权等领域违法犯罪,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连续出台“利企便民措施”,坚持容缺受理制度,全力方便企业群众生产生活。

  5月30日,洛钼集团工作人员将一面金灿灿的锦旗送到栾川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厅,工作人员紧握民警的手致谢:“真的太感谢了!你们又一次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

  洛钼集团是河南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公司业务遍布全球,职工出入境相对频繁。艾先生是洛钼集团员工,因海外商务出差急需办理护照。但他因多次户籍迁移导致办证流程复杂,常规程序无法满足紧迫的出行需求。民警接到诉求后,立即启动“便民利企”应急机制,先后5次协调新疆、陕西、江苏三省出入境部门,以“函调+加急”模式,全程跟进审批流程。最终,在三省出入境部门协作下,原本需多日流转的复杂业务以“最短时限”办结,艾先生如期踏上出国行程。

  类似这样的公安服务已融入企业发展肌理。“洛阳公安将持续发挥职能优势,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企业加速前行,让企业安心发展、放心经营。”洛阳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高水平护航 以“平安密码”换来“流量密码”

  作为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诗意山水吸引游客纷至。“龙门石窟景区奉先寺区域人流量大,请周边执勤警力前往增援。”人潮中,执勤民警的对讲机传来指挥指令,随即便前往引导人群分流。肩头的执法记录仪和景区的监控探头将实时画面回传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不远处的龙门石窟警务室里,外地游客刘女士正在焦急地等待。原来她的女儿不慎走失,民警一边带领刘女士查看监控,一边联动景区工作人员全力寻找,不一会儿走失的孩子便安全地回到刘女士身边……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近年来,洛阳文旅在全国顶流出圈,群众来洛旅游意向强烈。洛阳抢抓机遇,掌握“流量密码”,文旅持续火爆,游客纷至沓来,大型活动数量激增,文旅市场持续繁荣。据统计,今年端午节假期,洛阳共接待游客271.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2%和12.54%。

  安全是文旅发展的生命线。面对“大人流”“大车流”,洛阳公安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树牢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坚持安全工作“三管三必须”原则,压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对人防、物防、技防的资金投入,切实筑牢景区安全屏障;强化沟通协作配合,落实落细行业监管责任,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加强景区周边的交通治理,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严厉打击涉旅违法犯罪,坚决守牢文旅发展安全底线。

  近年来,洛阳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赏花游园、热门景区、网红打卡地秩序井然,各项大型活动顺利举办,全市接报各类刑事警情持续下降,未发生重大突发案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广大民辅警用“辛苦指数”换来了全市人民和外地游客的“安全指数”“幸福指数”,全力护航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贡献公安力量。

  高效能治理

  洛城“枫”景遍地红

  熊耳山下、洛水河畔,洛阳市宜阳县公安局张坞派出所门前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荣誉奖牌格外亮眼。

  为加强社会治理,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张坞派出所健全完善了一套群防群控、共建共治的“三级联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即由民警和退休政法老干部协同调解的警法联调、由民警和乡镇司法所及律师共同调解的警律联调、由民警和辖区有威望且退休的县乡干部一起调解的警民联调。“三级联调”工作机制推行以来,张坞镇辖区各类纠纷化解率达到100%,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

  “社区民警接触最多的就是群众,每天群众找我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都是对我的信任和考验。”这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洛龙分局开元路派出所定鼎门警务室民警潘丹勇对社区民警岗位的理解。

  扎根社区警务16年,潘丹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进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分级矛盾调解机制,发明社区安全棋和校园安全棋,首创车辆保管制度,首创社区楼院消防站,建设安全教育体验基地,建立相对不起诉人员社区服务试点,建立失物招领公益平台……“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有的群众可能一辈子就找我一次,所以我要努力做到让每一个找到我的群众都满意。”潘丹勇说。

  近年来,洛阳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社区警务团队;健全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机制,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健全风险隐患全链条管控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管控力度,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健全主动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据了解,洛阳市公安局不断优化警力布局,推动市县公安机关警力向派出所下沉、派出所警力向社区前置。市辖区公安分局派出所警力已达分局总警力的50%以上,社区民警达派出所总警力的50%以上;县(区)公安局已达“两个40%以上”;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双进率”动态保持100%;覆盖城乡社区的“一村(格)一警”机制已经健全。

责任编辑:孙康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