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河南省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疏堵结合缓解我省停车难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经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省城市居住人口、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拥有机动车2766万辆(全国总数第四),机动车驾驶人3801万人(全国总数第三),随之而来的是城市行车难、停车难,交通拥堵愈来愈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前期所做的工作
近年来,省公安厅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高度重视城市停车工作,聚焦“停车难”问题,统筹推进规划引领、资源挖潜和智慧赋能。一是加强部署推动。2020年联合省发改委、交通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编制专项规划,明确“一路一策、一位一研”原则,鼓励机关、医院、学校等利用地下空间改扩建停车设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连续三年印发全省城建重点工作通知,推动新增公共停车位近40万个。2024年省公安厅制发《关于深入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提升行动促进交通运行提效提质的通知》,将解决停车难问题作为重要内容。二是落实便民措施。聚焦城市居民群众“急、难、愁、盼”,推广先进城市路内停车治理经验,组织各地划定允许夜间停车路段。三是规范设置停车泊位。指导各地依据设置规范,推动路内停车泊位规范化标准化设置。郑州市制定《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指导细则》,洛阳市制定《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及路内停车泊位规划》,焦作市政府出台《道路车辆停放规范》。四是规范停车执法。出台《道路停车执法指引》,规范民警现场违法停车查处流程。召开视频培训会,宣贯公安部《查处机动车违法停车操作规程(试行)》,推动公安部《操作规程》在我省落地。五是强化资源集约利用。支持各地合理开发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绿地、人防工程及高架桥下等空间建设停车设施,探索立体化、地下化停车模式,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六是加快智慧化升级。将智慧停车纳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导郑州、洛阳等基础较好的城市试点智慧停车信息平台,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和精准调度,提升管理效能。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民革河南省委会的提案建议,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深化智慧停车建设。指导各地将智慧停车作为智慧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部分,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依据《河南省城市智慧停车建设指南(试行)》,选取智慧停车建设成效突出的城市开展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城市停车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迈进。二是创新错峰共享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对停车资源错峰共享开展深度调研。借鉴郑州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成功经验,重点推动医院与周边经营性停车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错峰共享停车资源。开展停车泊位预约和错峰停车试点,盘活闲置泊位,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健全长效治理体系。指导各地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强化停车设施建设的协同推进。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合理增设停车泊位,完善车辆行驶和停放标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同时,配合相关部门优化差异化收费政策,引导绿色出行,持续缓解城市停车压力。四是聚焦停车规范执法。开展2025年全省城市道路疏堵保畅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公安部《查处机动车违法停车操作规程(试行)》,将“提醒、纠违”贯穿执法全流程,规范全省城市道路现场非现场违法停车查处流程。五是聚焦便民利民措施。深化推进公安部停车便民措施的落实。继续在城镇老旧小区周边选择具备条件的支路,联合住建(城管)部门,共同划定允许夜间、周末、法定假期停车的路段,缓解居民基本停车难问题。六是加强宣传曝光提示。组织各地利用通过“双微平台”“公众号”,持续对多次违法停车的机动车驾驶人、车辆所有人,开展曝光宣传,引导群众有序停放,合理停车。
2025年5月10日